集體經濟 | 探索村集體經濟“三贏”模式

2022-09-13 09:31
圖片
近年來,馬山縣各地結合資源稟賦、市場需求、歷史傳統等因素,因地制宜、因村制宜選擇發展項目,積極探索“黨支部+農戶+合作社+企業”“飛地抱團”等發展模式,大力推進村集體經濟增量提質,努力實現村集體、農戶、企業的“三贏”。

村委自營 迅速成長

白山鎮造華村旱地多水田少,曾經以玉米、水稻、甘蔗等傳統作物種植為主,投入人力物力多收益卻很低。如今,連片的坡地上種滿了沃柑,村集體經濟增收了,群眾的腰包也鼓起來了。


造華村村委副主任藍育能告訴記者,造華村的沃柑種植基地采用村委自營、幫扶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的方式運營,目前種植規模達到71畝,去年第一次掛果就獲得了90萬元收入,農戶不僅可以獲得土地租金,還能在除草和采摘的時候到果園務工獲得勞務報酬。


圖片

白山鎮造華村村委副主任藍育能:每年勞務支出大概有十五萬塊錢左右。




為了讓群眾在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受益更多,造華村采取分階段遞增的方式上漲土地租金。土地租金最初從每畝六百塊,每年遞增一次,上漲20%,目前已達到七百二十塊一畝。

先自營后分包,“安善”模式讓群眾口袋更暖

從2017年底開始發展馬井茶產業以來,安善村通過“黨支部+農戶+合作社+企業”的模式,大力推廣集約化的馬井茶種植。吸引了安善村268戶農戶以自行種植或土地流轉的形式參與馬井茶產業,種植了400多畝優質馬井茶,并從安善村輻射到周邊鄉鎮,包括新黃村、里民村、樂平村、上級村、喬老村以及喬利鄉、古寨鄉、林圩鎮等,全縣種植面積達到1300畝。


圖片


一大早,黃文聯夫妻倆就忙著管理自家分包的茶園,看著茁壯成長的茶樹,兩人干勁十足。


圖片

安善村村委副主任黃文聯:我去年從村委分包出來,總共有這里有八畝地。去年收入就達到五萬多塊錢。然后純收入就有兩萬多塊錢,一畝達到三千塊錢的純收入。今年可能比去年比較好一點,因為長勢都非常好。




依托馬井茶產業,安善村不斷創新管理模式,為產業持續發展、優化群眾增收結構開出了新思路。據安善村第一書記黃爾萬介紹,在馬井茶種植的頭兩年,由村委黨支部示范引領種植、統一管理,之后再將種好茶樹的茶園反包租給農戶,并提供管理技術支持,村集體僅回收包括土地租金在內的每畝1200元的租金,群眾可以通過采茶、到茶園務工、土地流轉等多個方面獲得收入。


圖片

安善村第一書記黃爾萬:這個機制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良性的,農戶的參與度程度很高,也降低了群眾和企業的風險。為了進一步聯農惠農,我們計劃降低反分包的租金,從原來的1200元/畝降到900元/畝。




今年年初,第一批種植的馬井茶滿四年進入豐產期,有農戶僅靠采摘早春茶的收入就達到每畝9000元以上,這些茶樹已經成為村民們的“搖錢樹”。

古寨瑤族鄉9村抱團 探索共創共享新篇章

7月26日,我縣首個強村公司——馬山縣惠瑤投資有限公司在古寨瑤族鄉揭牌成立,這標志著我縣各鄉鎮村集體經濟握指成拳,抱團發展,增強造血功能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

圖片


據了解,該公司由古寨瑤族鄉9個村(社區)的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共同出資設立,總注冊資金459萬元。成立后,公司對這9個村的基建、農旅、公共服務、農產品加工、物流運輸等進行統籌管理經營。


因勢利導,讓強村“先飛”,抱團發展,為弱村“造血”。近年來,馬山縣各村為發展村集體經濟、促進群眾增收、促進企業獲益不斷出招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定能看到一個蓬勃發展遍地開花的新局面。



九禾電話:
028-85108737 18980853177 13880618111
聯系郵箱:
228536911@qq.com
官方網站:
http://www.jhkwlk.com
公司地址:
武侯區聚薈街986號萬達廣場B座萬公館
公司名稱:
成都九禾城鄉規劃設計技術服務有限公司
在線客服微信二維碼
掃描官方網址
在線客服微信二維碼
九禾規劃設計
在線客服微信二維碼
請掃描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