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委自營 迅速成長
白山鎮造華村村委副主任藍育能:每年勞務支出大概有十五萬塊錢左右。
先自營后分包,“安善”模式讓群眾口袋更暖
安善村村委副主任黃文聯:我去年從村委分包出來,總共有這里有八畝地。去年收入就達到五萬多塊錢。然后純收入就有兩萬多塊錢,一畝達到三千塊錢的純收入。今年可能比去年比較好一點,因為長勢都非常好。
安善村第一書記黃爾萬:這個機制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良性的,農戶的參與度程度很高,也降低了群眾和企業的風險。為了進一步聯農惠農,我們計劃降低反分包的租金,從原來的1200元/畝降到900元/畝。
因勢利導,讓強村“先飛”,抱團發展,為弱村“造血”。近年來,馬山縣各村為發展村集體經濟、促進群眾增收、促進企業獲益不斷出招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定能看到一個蓬勃發展遍地開花的新局面。